
編者按:清晨,當朝陽從浩淼的東洞庭冉冉升起,云夢之畔一座古老又現(xiàn)代的城市又綻放出她美麗的姿容。這是我們的家——“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岳陽。
幸福之城的榮光普照巴陵,幸福的追求卻永無止境。“城市是我家,幸??看蠹?rdquo;,當工作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充滿自豪、充滿幸福地說“我是岳陽人”之時,我們也應用自己的行動回答這一問題:“幸福岳陽,我能為你做什么?”也許是不隨便扔一片紙屑,也許是在公交車上自覺讓座,也許是見到紅燈立即止步,也許是看到老人小孩幫一幫……所有這些,都會為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和幸福“加分”。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幸福岳陽,我能為你做什么?”系列報道,直面我們這座城市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還需努力之處和不盡如人意之處,擇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讓我們共有的家園更加美麗幸福。
57歲的毛師傅是市供銷社的退休職工,作為一名交通勸導者,兩年來一直守護在南湖大道國大十字路口。他說:“一個城市的文明與否,從過馬路就可以看得出來,我作為一個交通志愿者,勸導大家的目的,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樹立安全意識,做一個文明的岳陽人”。
童建文今年48歲,是三維出租車公司一名有著13年駕齡的駕駛員。得知前段時間岳陽被評為“2014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稱號,他很高興和自豪。他認為,作為一名駕駛員,他也能為幸福城市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岳陽的整體交通秩序不錯,但‘馬路上的文明’必須要靠全體交通者來共同維護。”童建文說,交通不僅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還會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并直接反映在幸福感上。
他說,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很多駕駛員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在交通信號路口等紅燈時,一旦排起堵車長龍,大部分車主都很文明,能夠做到按順序在自己的車道等待通行。但總有一部分車主,一遇堵就有強行加塞的習慣。
“這種行為不僅會造成道路更加擁堵,而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童建文說:“仔細想想,我們真的很趕時間嗎?想來絕大多數(shù)人并非如此,但為何就不愿意多等待一兩分鐘呢?而這多等待的一兩分鐘,就會讓我們遠離交通隱患,與此同時,我們離出行文明也更近了一步。”
此外,童建文認為,如果所有的駕駛員都能做到禮讓斑馬線,交通環(huán)境將會更和諧。“我常換位思考,如果我不開車,過斑馬線時看到車輛不讓我,也會很生氣。”他說:“禮讓斑馬線,心態(tài)一定要好。在斑馬線前放慢車速,雖然會影響出租車司機賺錢,但每讓一次,就盡了一份社會義務。有時我禮讓了行人,行人過了馬路,還會回過頭給我一個笑臉,或者向我招招手,我晚上睡覺都覺得特別香。”
“車窗拋物、開車打手機……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也能釀成安全事故。”童建文說,要建設幸福岳陽,首先要體現(xiàn)在市民安居樂業(yè),所謂安居樂業(yè),首先就是安,安全第一,安全是基礎,交通安全,才是幸福的保障。
童建文說,作為岳陽的一名市民,能為這座城市做的事還有很多,比如開車時不濫用遠光燈、不要占用應急車道、不要違停造堵等,這些舉手之勞,都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如果在出行時,每一位市民都優(yōu)雅了,每一輛車都從容了,我們的城市,也就會更加文明。
編輯:何誠